内容量:10枚
寸法直径:約55mm
燃焼時間約:120分
内容量:10枚
寸法直径:約55mm
燃焼時間約:120分
内容量:10枚
寸法直径:約55mm
燃焼時間約:120分
「沉響」——香隨心定,靜音入境
「沉響」之名,寓意沉香之韻,如聲如響,無聲處自有靜深之音。其香氣醇厚優雅,點燃時煙霧緩緩升騰,氣息沿呼吸道直入腦部中樞,層層展開,如波紋般擴散於心神之中。清心凝神,祛除雜念,使人逐漸沉入內在的寧靜,極適合冥想靜坐、禪修觀想或夜間安神。
「沉響」傳承日本古代香方之技藝,嚴選天然香藥,以沉香為核心——其香深沉含蓄、層次豐富,如靜夜鐘聲般厚重悠遠。再輔以老山檀的穩重木質氣息、靈陵香的甘辛神秘、安息香的溫和穩定與甘松的淡雅芳香,香材之間彼此調和,於三十日靜置期間相互交融,氣韻趨於圓滿。
獨特之處在於全程手工製香,並採用廣東獨門香藝——「挪香法」,每枝香由職人一手製成,細緻捻捏,確保香性與竹骨完美結合。完成後仍需靜置陳化一月,使香氣沉靜內斂,方能成就真正名副其實的「沉響」。
點一縷「沉響」,如入心湖無波,煙雲繚繞間,思緒安住、氣息平穩,塵念自清。
內容量:約30g
香長度:約25cm
燃燒時間:約35~45分鐘
念珠,又稱數珠、佛珠,是佛教徒修行時常用的重要法具。它最初起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的祈禱傳統,後被佛教廣泛採用,用於計數誦經、持咒、念佛等修持行為。念珠的主要功能在於幫助修行者統一心念、專注正法、減少妄想,是一種結合「身、語、意」三業的修行輔助工具。
一般來說,標準佛教念珠有 108 顆主珠,象徵眾生的 一百零八種煩惱,念珠每轉一圈,如同象徵斷除一輪煩惱,累積功德與覺照。除了 108 顆外,尚有 54 顆、27 顆、21 顆等簡化版本,便於隨身攜帶與日常修持。這些珠數通常具備對應的意義,例如 54 顆象徵修菩薩行的階位,27 顆為其一半,21 顆則常見於密咒修法。
念珠的材質多樣,各有象徵:例如 菩提子代表覺悟之心,檀香木可助安神清心,水晶與瑪瑙象徵淨化與增益,骨珠常見於藏傳佛教,象徵無常與出離。藏密念珠中,還會搭配金剛杵、骷髏頭、蓮花結等飾物,用來標示段落與功德回向。
這款香爐是由出身於傳統京都燒、清水燒陶藝工坊的小川伸之和從事室內設計、空間設計和建築設計的馬淵彰共同製作的。
取名為「Kouhi」(香氛日)。
顏色:黑金/白金/赤金
長10,5cm /高 1,5cm
在日本香文化中,香具不僅是實用的工具,更是一種藝術的延伸。今天,為您介紹一款融匯了日本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的精品——九谷燒香具。
九谷燒的歷史與傳承
九谷燒,起源於江戶時代的日本加賀國(今石川縣),以其鮮豔的色彩和細膩的手工繪製聞名於世。九谷燒的燒製技藝歷經數百年的發展,融入了日本職人對於美與技的極致追求,成為日本陶瓷藝術中的瑰寶。
精湛工藝的香具設計
這款九谷燒香具以細膩的工藝展現了古典與現代的完美融合。器具的表面由經典的九谷五彩(青、黃、紫、綠、赤)所繪製,圖案多取材於自然景物,如山水、花鳥,展現出自然的和諧之美。每一件作品都經過熟練工匠的細心打磨,既保留了傳統九谷燒的質樸美感,又增添了現代藝術的靈動。
功能與美學的完美結合
九谷燒香具不僅僅是一件裝飾藝術品,更是一件實用的生活器具。其設計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體驗感,造型符合人體工學,手感舒適,適合每日使用。無論是焚香靜坐,還是招待賓客,這款香具都能營造出一種高雅的氛圍,為您的生活增添一抹靜謐與悠然。
傳承與收藏的價值
九谷燒香具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藝術品,更是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傳世佳作。每一件九谷燒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,其製作過程中充滿了工匠們的心血與智慧。九谷燒香具,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實用性,香具都將是一份充滿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的珍貴之選。無論是自用還是作為禮品,為您的生活帶來更多的雅趣與美感。讓這款香具成為您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體驗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,享受焚香帶來的心靈寧靜與愉悅。
產品尺寸:高 100 毫米 x 寬 75 毫米 x 深 75 毫米
香爐直徑:40 毫米
香爐深度:57 毫米
含盒重量:約 180 克
材質:陶瓷
使用這款香爐時,需要將香燼填滿香爐的80%左右。接著,點燃香尖,待其燃燒一會後熄滅火焰,再插放在灰燼上,切勿蓋上蓋子。若蓋上蓋子並燃燒它,它會耗盡氧氣,香氣可能會在途中消失。對於小型香爐。當不使用時,請蓋上蓋子,可為裝飾品或室內裝飾來欣賞。注意使用方法,才能讓這款香爐發揮最佳效果。
這款香爐的確是一件迷人的藝術品,擁有可愛而圓潤的造型和精細的手工雕刻,讓人不禁喜愛。銀箔上塗有黃色釉的圖案更是增添了一份優雅的氛圍。微風吹過時,它散發出迷人的香氣,令人陶醉。無論是視覺還是嗅覺上,這款香爐都能滿足你的品味。總而言之,這款香爐不僅具有實用性,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美麗藝術品。
產品尺寸:高 100 毫米 x 寬 75 毫米 x 深 75 毫米
香爐直徑:40 毫米
香爐深度:57 毫米
含盒重量:約 180 克
材質:陶瓷
使用這款香爐時,需要將香燼填滿香爐的80%左右。接著,點燃香尖,待其燃燒一會後熄滅火焰,再插放在灰燼上,切勿蓋上蓋子。若蓋上蓋子並燃燒它,它會耗盡氧氣,香氣可能會在途中消失。對於小型香爐。當不使用時,請蓋上蓋子,可為裝飾品或室內裝飾來欣賞。注意使用方法,才能讓這款香爐發揮最佳效果。
在日本香文化中,香具不僅是實用的工具,更是一種藝術的延伸。
九谷燒源於17世紀的日本加賀國,以其鮮豔色彩和精美手工藝聞名。這種陶瓷的誕生受益於當地豐富的瓷土和金礦開採,而最初的九谷燒在1655年由前田利治藩主發起,開啟了這一藝術形式的歷史。然而,九谷燒的輝煌並未持久,約在18世紀初因藩國財政困難及策略變更而戛然而止,僅有短短百年的光影,卻因此被稱為「古九谷」,成為收藏界的「幻の名器」。
隨著時間流逝,19世紀初,九谷燒再次重啟,這次由加賀藩主出資支持,並引入京燒技術,使其藝術風格進一步深化。在這一過程中,九谷庄三的貢獻不可忽視,他利用新型顏料發展出「彩色金襴手」技法,為九谷燒注入新的活力。今天,九谷燒不僅是實用的陶瓷器,更是日本文化的珍貴遺產,展示了其獨特的魅力與歷史意義。
九谷燒香具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藝術品,更是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傳世佳作。每一件九谷燒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,其製作過程中充滿了工匠們的心血與智慧,每款香具都是充滿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的珍貴之選。九谷燒香具,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實用性,體驗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,享受焚香帶來的心靈寧靜與愉悅。
產品尺寸:高 30mm x 寬 70mm x 長 200mm
香爐深度:10mm
材 質:陶瓷
在日本香文化中,香具不僅是實用的工具,更是一種藝術的延伸。
九谷燒源於17世紀的日本加賀國,以其鮮豔色彩和精美手工藝聞名。這種陶瓷的誕生受益於當地豐富的瓷土和金礦開採,而最初的九谷燒在1655年由前田利治藩主發起,開啟了這一藝術形式的歷史。然而,九谷燒的輝煌並未持久,約在18世紀初因藩國財政困難及策略變更而戛然而止,僅有短短百年的光影,卻因此被稱為「古九谷」,成為收藏界的「幻の名器」。
隨著時間流逝,19世紀初,九谷燒再次重啟,這次由加賀藩主出資支持,並引入京燒技術,使其藝術風格進一步深化。在這一過程中,九谷庄三的貢獻不可忽視,他利用新型顏料發展出「彩色金襴手」技法,為九谷燒注入新的活力。今天,九谷燒不僅是實用的陶瓷器,更是日本文化的珍貴遺產,展示了其獨特的魅力與歷史意義。
九谷燒香具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藝術品,更是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傳世佳作。每一件九谷燒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,其製作過程中充滿了工匠們的心血與智慧,每款香具都是充滿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的珍貴之選。九谷燒香具,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實用性,體驗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,享受焚香帶來的心靈寧靜與愉悅。
產品尺寸:高 毫米 x 寬 75 毫米 x 深 75 毫米
香爐直徑: 毫米
材質:陶瓷
使用這款香爐時,需要將香燼填滿香爐的80%左右。接著,點燃香尖,待其燃燒一會後熄滅火焰,再插放在灰燼上,切勿蓋上蓋子。若蓋上蓋子並燃燒它,它會耗盡氧氣,香氣可能會在途中消失。對於小型香爐。當不使用時,請蓋上蓋子,可為裝飾品或室內裝飾來欣賞。注意使用方法,才能讓這款香爐發揮最佳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