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
不同佛教傳統對念珠的形式與使用也略有不同。例如:
漢傳佛教 重視念珠與誦佛、持咒的結合,常用單圈手珠或長串頸掛念珠;
日本佛教 稱念珠為「數珠(じゅず)」,依宗派不同,形式多樣,正式法會會使用雙圈並附流蘇;
藏傳佛教 通常使用 108 顆珠的密咒念珠,配合持咒計數與觀想;
南傳佛教(如泰國、緬甸)雖無念珠傳統,但現代修行中亦會配合誦經或禪修使用。
除了佛教之外,其他宗教也發展出類似的誦念工具。例如:
天主教與東正教 使用玫瑰經珠或結繩祈禱繩;
伊斯蘭教 使用唸珠(Tasbih)來稱頌真主名號;
某些印度教派亦使用瑪拉(Mala)進行咒誦。
在現代社會中,念珠也逐漸融入日常生活。不論是否信仰佛教,許多人仍會佩戴念珠,作為 心靈寄託、祈願平安、提醒自我的象徵物。它既是文化藝術的載體,也是一種安定身心、提起正念的具體法門。
念珠不僅是一串串珠子,更是一條連接內心寧靜與智慧覺悟的橋樑。當我們一珠一念、一念一心時,便是在與煩惱對話,與法相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