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具和法器是佛教實踐中使用的兩種不同物品,雖然它們在某些方面可能有重疊,但其用途和象徵意義有所不同。
佛具Buddhist Ritual Implements
定義:佛具主要是用於佛教儀式、祭祀、供養和日常修行的器具。這些物品通常是用來裝飾或供奉佛像,以及協助修行者進行宗教實踐。
法器Religious Instruments
定義:法器是佛教修行者在修行和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專用工具。它們通常具有特殊的設計與用途,並且更注重於修行的實質來進行符號表達。
念珠,又稱數珠、佛珠,是佛教徒修行時常用的重要法具。它最初起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的祈禱傳統,後被佛教廣泛採用,用於計數誦經、持咒、念佛等修持行為。念珠的主要功能在於幫助修行者統一心念、專注正法、減少妄想,是一種結合「身、語、意」三業的修行輔助工具。
一般來說,標準佛教念珠有 108 顆主珠,象徵眾生的 一百零八種煩惱,念珠每轉一圈,如同象徵斷除一輪煩惱,累積功德與覺照。除了 108 顆外,尚有 54 顆、27 顆、21 顆等簡化版本,便於隨身攜帶與日常修持。這些珠數通常具備對應的意義,例如 54 顆象徵修菩薩行的階位,27 顆為其一半,21 顆則常見於密咒修法。
念珠的材質多樣,各有象徵:例如 菩提子代表覺悟之心,檀香木可助安神清心,水晶與瑪瑙象徵淨化與增益,骨珠常見於藏傳佛教,象徵無常與出離。藏密念珠中,還會搭配金剛杵、骷髏頭、蓮花結等飾物,用來標示段落與功德回向。
念珠(Juzu)用於幫助計算念誦次數。
佛具Buddhist Ritual Implements
香爐Incense Burner:用於焚香,象徵著敬香供養。